“代理家长”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7-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柴葳 余冠仕 程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妈妈能回来陪我吃一次生日蛋糕……”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伍家祠小山村的伍梦霞今年才3岁,却有个几乎是一出生就伴随着她的绰号——“被父母遗忘的人”。她出生3个多月,父母就去广州打工,3年没回家,小梦霞只能在和父母扳着手指都能数出的几次通话中想象他们的模样,受了委屈就一个人躲在幼儿园的一角偷偷哭泣。

  五山二水三分田,位于湘鄂赣交界的湖北省阳新县是个名副其实的穷山沟。在这个有着98.7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每年约20万人在外打工,留下的是近10万名与伍梦霞有着相似家庭境遇的留守儿童。2008年4月,借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在此设立全国关注关爱留守生科研实验区的契机,阳新县开始尝试系统化地形成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为留守儿童成长构筑的家庭式“暖巢”初露端倪。

  记者来到 源口镇金盆八一寄宿制完小时,学校的六一节文艺汇演刚结束,教师办公室里散落着纸扇、彩带。“孩子们过节,搞个活动,让他们高兴高兴!”校长谭义本说,因为学校离县城有60公里路,全校461名学生中350多名都是寄宿生,其中80%是留守儿童。

  留守生多,问题也多。吕望弟是该校二年级班主任,她班上的53名学生中就有47名是留守学生,内向寡言、生活习惯差几乎是这些留守生的通病。“我们班上有个男孩,很聪明,但就是你问他一句他才说一句,课上知道答案也不敢回答。”吕望弟说,新生报到时登记的“留守学生档案”派上了用场,通过电话和孩子在温州打工的父母联系上了,不时沟通,慢慢地,这个学生也爱和老师说话了。

  在校长谭义本的心里,学校就应该成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家庭式关爱留守生的模式渗透在这个乡村小学的各个角落。学校的6个餐厅,每个餐厅都有教师照顾学生吃饭;两周杀一头自养的生猪,给学生改善伙食;用学校后勤收入建起的两个太阳能学生澡堂,全靠教师自己动手建成;7人一间的宿舍,一生一床,饮水机、电扇、毛巾架、水桶一应俱全。

  “现在学校是全员教师、全员后勤,每个教职工既是教师,又是服务员!”在学校工作了近30年的谭义君,现在专门管理留守生食宿。他说自己最喜欢看老师带着孩子们吃饭,感觉就像家一样。上个学期 源口镇中心校校长冯美月还专门把全镇的教师拉到金盆八一完小来参观学生吃饭。

  “留守生最强烈、最迫切的心愿是在学校读书、生活期间,能与‘非留守生’融为一体,和谐亲密相处,既拥有同学之谊,更建立起兄弟姐妹之情。”阳新县关爱留守生实验区工作委员会学术秘书长伍淑柱说,这是一种对家的渴望。伍淑柱这番话的依据,是他所在的课题组对阳新县1600多名中小学留守生进行的摸底分析调查。调查的持续深入,也见证了阳新县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模式发生的变化。

  以呼吁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生为目标,阳新县积极建立留守生进城读书的“绿色通道”和留守生父母回乡创业的“红色通道”。同时设立留守生助学基金,县政府每年安排14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寄宿生;安装“亲情电话”28部,设计并发放“亲情信封”、“爱心贺卡”2万枚,发放自理自护口袋书《留守生》手册2万本,开展家庭访问调查3万余人次。仅2008年下半年,阳新县就帮助1.2万名留守生解决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为8万名农民工解决了后顾之忧。

  除了家里的孩子,富池镇完中校长陈世中还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的母亲在温州打工,一个孩子的父亲在深圳打工,他们是该校168名留守生中的两个。陈世中每周跟两个孩子倾心交流两次,周末给他们进行学习、生活和心理的辅导成了他这个“代理家长”每周必做的“作业”。“全校80多名教师全部都是‘代理家长’!”陈世中说,“阳新的打工者出去都是干制造业,受金融危机冲击很大,很多打工家庭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就要在学校给这些留守生一个温馨家园。”